第(1/3)页 继上一次维也纳音乐会的作品外,李少杰又加入了一部大型的交响曲,以及一部较短的音乐小品。 路线已经安排妥当了。 国内两场后,莫斯科大剧院一场,柏林一场,法兰西普莱耶一场,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场,意大利马西莫剧院,希腊阿格利益帕音乐厅。 将流程安排完毕后,李少杰便带着乐团走上了世界巡演的道路。 而对于李少杰新作的热度,自然也是在圈内开始传播。 越来越热。 艺术行业吧,也不全是好人,哪怕搞的东西是普通人看起来或许“高大上”的文艺工作。 但毕竟狗子哪里都有,艺术界也不例外。 眼红李少杰的人可绝对有不少。 而且,与李少杰想法相左的更是一大堆。 眼见李少杰这边巡演搞的热火朝天,嫉妒肯定是免不了的。 很快,艺术圈内,便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李少杰真的有那么优秀吗?】 这是刊登在某音乐期刊上的一篇文章。 这家音乐期刊,也算是业内比较出名的媒体。 平日里,很喜欢搞一些不同的,有争议的话题。 而这篇文章的出现,也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从李少杰出道以来,人们对其的评价便是鬼才音乐人,年仅二十余岁的他,无论是钢琴演奏,创作,乃至指挥,都展现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统治力。】 【但我想说,这样的音乐人的出现,对音乐界来说是否是件好事?】 【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强大的偶像效应下,后来的音乐人会积极的学习李少杰,而李少杰的风格与创作思想实在是太天马行空了,会很促进音乐界的百花齐放。】 【但这样的一件事似乎也侧面的证明了当前音乐界的单调,想象力的匮乏,更显示了似乎音乐界放弃了很多复古文化,但并没有推动太大的发展。】 【真实是这样吗?其实不是!】 【现如今也依然有很多优秀的新生代,可这些新生代在李少杰的强势下显得黯然无光,李少杰的成就固然值得称道,但也因其太过耀眼的光芒,导致目光大部分聚焦于他的身上,极其容易忽略对其他新生代的扶持与关注。】 【我认为,当下音乐行业想要发展,需要的不只是关注李少杰一个,而是需要关注更多的新生代,李少杰无法代表音乐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不是这个时代的唯一。】 【他的作品很有深度,很能引起人的共情,但他实在被过度的神话了,在过度的神话下,哪怕是李少杰坚定的支持者,也很容易带给其不该有的压力,理性客观来看待,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大家很容易捧杀李少杰。】 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搞艺术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写文章的人内心的小九九。 这表面上是夸李少杰,但实际引出“李少杰太猛了,导致其他人无光”这一命题,然后从这个命题开始说“李少杰被神话”。 最后,似乎开始从整个音乐行业的发展,以及关注李少杰个人的发展角度来说话。 表面上为你好,实际上想表达的,就是“你太火了,我不爽”的内容。 很多人看了文章后,皱了皱眉。 这篇文章确实别有用心,而且非常的明显。 但! 他说的是当今的事实。 由于李少杰的过度强势,导致很长的时间里,音乐圈的关注重点全在于李少杰。 以往,音乐圈的很多分支其实多少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 比如 我搞乐团的就是搞乐团,而我搞独奏的就是搞独奏,交汇点顶多是在一起“协奏”一下。 玩音乐的都知道,搞乐团的和搞独奏的是两个世界。 放在流行中也是一样的。 玩配乐的有自己的圈子,玩个人演唱的,玩乐队的,彼此之间交互度确实没有那么高。 甚至于细分到小圈子里,更加复杂。 比如,搞嘻哈的圈子,和搞电子音乐的圈子,交融度其实就没多么高。 哪怕很多嘻哈作品会采纳电子音乐,但其实仍然是两个距离不那么近的圈子。 但李少杰确实不一样。 这人对圈子就没什么概念。 大手一张“我全都要”。 这也导致了实在是相当多的圈子都对李少杰非常关注。 或许有人会说,人家强是人家强的事情。 你有种伱也强啊。 凭实力什么的。 但其实,在曝光资源上来看,尤其是音乐圈顶层的,更加有价值的曝光资源,被李少杰占据了太多。 这等于动了一票人的蛋糕。 所以,哪怕知道这文章很鬼扯,很离谱,可依然达成了他的目的。 —— 将李少杰与整个音乐圈的利益群体放在对立面。 这篇文章发出去后,并没有太多的特别的反响。 但这样反而更显得有些安静的诡异。 正常来说,以这家音乐期刊的实力,放出这么一篇有争议的文章,保管是会引起很大反响的。 但现在很安静,仿佛很多人都没看到一般。 这反而更说明这篇文章确实让很多人将自己的视角与李少杰对立了起来。 音乐很大众吗? 其实不然。 现如今音乐是越来越小众的。 第(1/3)页